之前,在北京举办的“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”上,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(2018年)》正式发布。根据报告披露的内容,从2013到2018年的,我国机器人市场保持29.7%的年均增长率、连续6年成为全球大应用市场。2018年全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7.4亿美元,其中工业机器人62.3亿美元、服务机器人18.4亿美元、特种机器人6.7亿美元。
这则信息孤立来看,似乎并看不出什么端倪。但是联系到五年前剑桥大学两位学者的一份研究报告,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。
那份2013年的报告分析了人类360多个职业的“被淘汰概率”,研究者通过科学模型和算法预测到,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机器人将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代替人类47%的工作岗位,其中人事、客服、政府职员、会计、银行职员等岗位首当其冲。
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无现金交易模式的兴起,银行职员成为被淘汰的群体:2017年,中国五大国有银行通过不同方式减员3万人;2018年澳大利亚银行业裁员上万人、德意志银行裁员上万人.....
面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大趋势,人类很多常规性、重复性工作将被替代。一个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摆在人们面前:人工智能淘汰人类,原来并非危言耸听!
如“硅谷钢铁侠”马斯克曾认为“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的威胁”、甚至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“一个不朽的独裁者”。并且因为观点差异,马斯克还曾和扎克伯格争论。
但即便如此,马斯克依然无法抗拒人工智能时代的诱惑,8月9日,马斯克通过自媒体账号对外宣布,特斯特搭载独立研发人工智能芯片的下一代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,将会在2019年初亮相。
马斯克对于人工智能的警惕,是建立在对人工智能未来应用场景的深刻洞察之上——短期内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的工作,而未来全球全球则有12%至15%的劳动力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。
然而对人工智能保持警惕的马斯克,终仍然选择涉足人工智能的原因,实质上是用行动支撑他“怼”过的扎克伯格的观点:“要知道,技术总是有利有弊的。你在开发它时需要小心,要知道你开发的是什么,如何使用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