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的冻干机事业发展非常迅猛,现如今研究可以完全脱离国外技术的支持,而达到自行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工艺诉求。
我国早的冻干装置在解放前就有,那时候为了保存菌种和毒种的实验,一些重要的实验室研究初步使用简易的冻干装置。
到上世纪50年代,武汉,北京等生物制品研究所及一些药厂,进口了一批冻干机,这可能是我国早进口的冻干机。
到了60年代,北京,南京,上海等大城市的生物科研机构,相继建立了冻干研究实验室,将进口来的冻干机用作模型钻研,开始仿制国外的冻干机产品,制作自己的冻干机。
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,那时的冻干机还很简陋,一般是整体式,隔板的温度并不均匀,手动,没有仪表盘等等,和现如今的冻干机相比,实在太落后了。
到了70年代,湖北一家冻干机研发厂家结合重点实验室的配合,研发了达到37㎡的冻干机,初次采用单机双级压缩机,在上海建立了300吨年产量的冻干车间,这是我国个规模的冻干车间,坐落在上海,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很多实力强劲的冻干机厂商都来自上海的原因。
为加快冻干事业的发展,机电部在1986年将真空冷冻干燥机作为基金扶持项目,由华中理工大学和浙江真空设备厂联合机型对冻干机的改装和研发。
在1989年,产品通过部级的鉴定,该机型比以为仿制机优化了很多功能和部件,,结构紧凑,功能齐全,隔板间距可调,并加入了微机,也就是微电脑控制系统。
此外,清华大学也在该时间内引进了一批俄罗斯产的大型真空冻干机组,与烟台冰轮集团合作,又研发出更高功能和完整性的冻干机,他们的机器除了具备以上功能外,还在节能,捕水速率等方面做了强化设置。
可以说到了90年代,我国冻干机基本已经可以自给了。至少不需要依赖进口冻干机,也可以解决国内的冻干问题了。
时至今日,冻干机已经发展壮大了太多了,出现了各种型号,各种行业,各种性质的冻干机设备。有家庭用,有工业用,有实验型的,有大型的,有用在食品领域,有用在化工医药领域,甚至还有用在航空等领域。
未来,我们的冻干机事业还会朝着更高的要求进步,因为冻干机事业,总有会进入千家万户服务于我们日常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