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库六大隐患:
一、冷库管理的无序。我国目前缺乏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冷库管理工作。
二、无证上岗操作。许多地区目前未执行冷库制冷工持证上岗制度规定。尤其是县、乡、镇及农村冷库生产操作人员几乎均未持证,上岗前既没有接受相关培训,更缺乏应急处理及运转的日常教育。冷库制冷系统一旦发生漏氨事故,一线操作工人基本不知所措。
三、制冷系统老化或带病运转。据统计,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冷库目前约占全国冷库容量的一半,其库龄大都达30年以上。而不少企业未能按时足额提留冷库大修基金,导致不少冷库年久失修,整个冷库制冷系统氨制冷剂跑、冒、漏的现象严重。
四、氨制冷剂防护设备缺乏。如有氧呼吸器、个人防护服、防护手套及防护鞋、眼冲洗器及全身喷淋器等,不能做到事故抢险的及时和到位。
五、不少冷藏企业削减了冷库氨压缩机操作运行人员,中上层管理人员中制冷专业技术人才稀缺,在冷库制冷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不普遍的情况下,一旦出现异常,整个制冷系统就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。
六、冷库工程设计、施工及安装市场混乱,无证设计、无证安装、无证施工现象十分普遍。由于对冷库的隔热材料、制冷系统容器及管道的可靠性选用、结构性配置、科学性流程等形成大量隐蔽性故障,一些冷库制冷系统带有先天性的缺陷,无法保障。
肉类食品由于酶的分解、氧化和微生物生长繁殖而失去使用价值,通过冷冻可以钝化酶的分解、减缓氧化、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,使肉类食品处于休眠状态,在产品生产数周甚至数月后仍保持原始质量消费。
肉类在-18℃以下即达到休眠状态,但-23℃以下的低温比-18℃的低温可成倍延长冷藏期,在-30℃下的冷藏期比在-18℃下冻藏期长一倍以上,其中猪肉明显。许多国家明确规定,冷冻食品、制成品和水产品必须在-18℃或更低的温度下运输。客户一船要求货物在运输期间温度保持在-18℃以下。
制冷服务对象不同,要求的制冷温度也不同。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,人们通常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把人工制冷分为“普冷”和“深冷”两个体系。一般把制取温度高于-120℃的称为“普冷”、低于-120℃的称为“深冷”。其中深冷又可分为深度制冷、低温制冷与超低温制冷。
由于低温范围的不同,制冷系统的组成也不同,因此,根据食品制冷要求,本课程我们只介绍普通制冷温度范围内的蒸气压缩制冷。
1,冷库必须要有专人负责管理,管理人员一定要了解冷库的
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。
2、 冷库运行过程中,正常工作日需指定人员定时检查冷库显示温度,查看冷库显示温度是否在设定范围内,当故障显示器发出警报时应记住故障显示代码,再联系冷库维修人员来店维修。
3、 日常进出冷库搬运物料,根据工作时间长短,凡工作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,搬运人员需穿防寒服,防止因低温引起感冒或其他事故发生。
4、 冷库内禁止关门作业,如发现冷库门没有锁好或处于半开状态,其他人员一定要确认库内没人的情况下方可关闭冷库门。
5、 冷库门口禁止摆放任何物品,防止冷库故障,急需人员进入冷库排除故障时无法打开冷库门,或冷库内有人作业而门被物品堵塞,作业人员无法从冷库内打开冷库门,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。
6、 冷库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冷库内、外卫生进行打扫,并且要按时通知冷库维修保养人员来店保养制冷设备。